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在追求高品质农产品的当下,富硒水稻因蕴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,市场需求日益增长。农户们为了让水稻富硒,常选择喷施硒肥。然而,看似简单的操作,实则暗藏诸多门道,90% 的农户都曾在这上面踩过坑。别着急,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讲水稻喷硒肥的 “3 要 3 不要”,帮您避开这些常见误区。
一、要选对时机,不要盲目乱喷
许多农户认为只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随便找个时间喷硒肥就行,结果往往事与愿违。正确的喷硒时机非常关键,直接影响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效果。水稻喷硒肥一般选择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这两个重要阶段。孕穗期,水稻开始孕育籽粒,此时对营养需求大增,喷施硒肥能促进籽粒形成与发育,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;灌浆期,稻米正处于积累营养、增重的关键时期,硒肥有助于提升稻米品质和口感,而且此时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,能高效将硒元素转化为可吸收形式并转移至籽粒中。而在其他时期,比如水稻苗期,植株较为脆弱,过早喷施硒肥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刺激,影响正常生长;分蘖期主要是促进水稻分蘖,此时营养需求以氮、磷、钾等常规元素为主,硒肥并非当务之急。若盲目在这些时期喷硒肥,不仅浪费肥料,还可能因干扰水稻正常营养吸收而影响产量和品质。
二、要把控用量,不要随意增减
硒肥的用量也是农户们容易出错的地方。有些农户觉得多喷点硒肥,水稻硒含量就能更高,于是随意加大用量;而有些农户则担心成本问题,擅自减少用量。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。不同的硒肥产品有其特定的浓度要求和推荐用量,一般来说,市场上常见的硒肥多为叶面喷施型,以某品牌硒肥为例,通常按照 1:500 的比例,即 1 瓶(100ml)肥料兑水 50 公斤,均匀喷施在水稻叶片上。若用量过多,可能导致水稻硒中毒,表现为叶片发黄、生长受阻,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理功能,降低产量;用量过少,又无法满足水稻对硒元素的需求,达不到富硒效果。农户在使用硒肥前,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,严格按照推荐用量进行调配和喷施。同时,还需根据水稻品种特性、土壤硒含量状况等适当调整。例如,土壤本身硒含量较高的地块,在使用硒肥时可适当减少用量;而对于一些对硒元素吸收能力较弱的水稻品种,则需谨慎评估用量,确保既达到富硒目的,又不伤害水稻。
三、要正确操作,不要违规混用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